1066年苏轼之父苏洵逝世
苏洵(1009年5月22日—1066年5月21日),字明允,一说自号老泉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擅长于散文,尤其擅长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著有《嘉祐集》二十卷,及《谥法》三卷,均与《宋史本传》并传于世。
1086年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逝世
王安石(1021年12月19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。抚州临川(今江西省抚州市)人 [1] [123] 。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改革家。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。在哲学上,他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在文学上,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论点鲜明,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;其诗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风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;其词写物咏怀吊古,意境空阔苍茫,形象淡远纯
1471年英国国王亨利六世逝世
亨利六世(1421年12月6日—1471年5月21日/22日)英格兰兰开斯特王朝最后一位国王(1422年—1461年,1470年—1471年在位)。由于他的软弱,英格兰在亨利五世时代取得的丰硕战果丧失殆尽,且陷入血腥的玫瑰战争之中。1471年5月在伦敦塔内被爱德华四世杀害。
1639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康帕内拉逝世
托马斯·康帕内拉(1568年9月5日-1639年5月21日) ,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、哲学家、作家。1568年生于意大利南部,1582年入多米尼克会,1591—1597年因发表反宗教著作3次被捕,先后坐牢6年,1597年12月获释。被勒令返回故乡后,因参与领导南意大利人民反对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,于1599年9月被西班牙当局逮捕,度过27年的监狱生活。1628年7月获释后,继续参与组织家乡人民的反西班牙起义,不幸又因叛徒告密而失败。1634年10月逃亡法国,1639年5月21日于法国巴黎逝世。
1786年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逝世
卡尔·威廉·席勒(1742年12月9日-1786年5月21日),瑞典属波美拉尼亚药剂师及化学家,倾力于纯粹科学的研究,以高超的实验技术发现了氧气和氯气。他从自然物中提取了多种有机酸,在对矿石的研究中发现了钼、钡、钨等金属元素。他对银盐和氢氟酸的性质的研究有助于摄影术和玻璃工业的发展,还对多种颜料和染料进行了分析。
1860年荷兰病理学家、心电图发明者威廉·埃因托芬出生
威廉·埃因托芬(1860年5月21日-1927年9月29日)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。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,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,在他小时候便过世。父亲过世之后,埃因托芬的母亲在1870年带他与其他小孩回到荷兰。
1884年美国自由女神像安装竣工
自由女神像,又称“自由照耀世界”,位于美国纽约附近的自由岛,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巨型雕像,由法国雕塑家巴特勒迪设计,于1874年动工,1884年5月21日竣工,1886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。
1921年原子物理学家安德烈·萨哈罗夫出生
安德烈·德米特里耶维奇·萨哈罗夫(1921年5月21日-1989年12月14日),男,苏联原子物理学家。他闻名于核聚变、宇宙射线和基本粒子等领域的研究,并曾主导苏联第一枚氢弹的研发,被称为“苏联氢弹之父”。萨哈罗夫也是人权运动家,是公民自由的拥护者,支持苏联改革。他在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。
1972年意大利著名绘画家米开朗琪罗名作《圣母怜子》像被毁
《哀悼基督》亦称《圣母怜子》,是1496年米开朗琪罗应法国红衣主教之邀创作的一部雕塑作品,它也是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。故事题材来自《圣经》,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。基督躺在圣母双膝间,肋骨上一道伤痕,头向后垂,圣母的面容显得很年轻,右手托着基督。米开朗琪罗一反传统,将圣母刻画为一位少女,他说:“圣母玛利亚是纯洁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,所以必然能够永远保持青春美丽的容颜。”雕像于1972年5月21日被毁,只有可能修复雕像的外形,而无法弥补她的原来的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