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当年刚接触到麦肯锡“7S模型”时,我不禁拍桌大叫一声:“这不是2500年前《孙子兵法》中的“五事七计”嘛!” 略作比较,发现两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。遍查资料,还没发现有人将两者进行联系并比较分析,故今天写此文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。
可见,在分析和掌控战略全局时,无论古代还是现代,东方还是西方,顶级战略家的思考是多么的相似。这就叫“英雄所见略同”!
—— 1 ——
什么是“7S模型”?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Thomas J. Peters和 Robert H. Waterman这两位服务于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,对美国的多家优秀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,在《追求卓越—美国企业成功的秘诀》一书中,提出了“7S模型”,之后该模型成为麦肯锡的一项基本管理咨询工具。
“7S模型”指出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的要素(英语单词都以S开头),包括:战略(Strategy)、结构(Structure)、制度(System)、风格(Style)、员工(Staff)、技能(Skill)、共同价值观(Shared Value)。 也就是说,仅有战略方向和战术计划是远远不够的,要根据上述七个要素来做全局规划和安排。
7S模型概括地介绍一下这七要素的内容:
- 战略(Strategy):
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,以获得竞争优势,实现发展目标。
- 结构(Structure):
内部如何进行组织,才能有效实施战略。
- 制度(System):
需要建立怎样的制度、流程体系,才能避免不配套、不协调,有效贯彻战略。
- 人员(Staff):
需要怎样的人力配备,建设符合战略需要的员工队伍。
- 技能(Skill):
要怎样培训员工掌握公司需要的各项技能;再进一步说,组织作为整体需要培养怎样的独特能力。
- 风格(Style):
怎样养成宽严并济的管理风格,既要有效地实施战略,又使员工获得尊重和成就感。
- 共同价值观(Shared Value):
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具有导向、约束、凝聚、激励及辐射作用,让所有员工都了解企业的战略并用其指导实际行动,战略才能得到成功的实施。
这七个要素不可偏废某一个,需要相互间很好地沟通、协调和配合,企业才能成功。
—— 2 ——
《孙子兵法》“五事七计”讲些什么?
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 - “五事”
战争是影响到一个诸侯国生死存亡的大事,必须高度重视。那么,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呢?孙子告诉我们,有五大战略要素(所谓“五事”)为战争的获胜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撑,那就是: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。
如果用“五事”的视角来看企业经营,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全面而深刻的战略管理模型。
下面将“五事”从军事战略和企业战略两个角度进行对比,看看是不是道理类似:
孙子曰:“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” 这五大战略要素,主将不能不作深入了解。知道得清清楚楚,就能获胜。否则就是打糊涂仗,无法取得胜利。
衡量敌我优劣的七个维度 - “七计”
只有找到或建立起相对于敌方的优势,才算是真正的优势,才有获胜的把握。
围绕决定战争胜负的“五事”,还要进行客观冷静的对标分析,才能看清敌我竞争态势,进行正确的战略评估,进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。
这个对标分析的框架,是七个衡量维度(所谓“七计”,这里的“计”是“计算”“衡量”之意),如下:
“七计”是在“五事”基础上进行具体分析,一个“孰”字表示它引入了将敌方作为与我方对比的参照,来进行相对战略优势的比较,因此,这是一个对标分析框架。
最初,“7S”中”7“这个数字触动了我,使我立刻联想到《孙子兵法》的“五事七计”,略作比较,果然发现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—— 3 ——
“7S”与“五事七计”之比较
先画一个我整理的对比图,一看就清楚了:
“五事七计”与“7S”对比注:
“人员1(Staff 1)” – 企业家及高层管理人员
“人员2(Staff 2)” – 中低层管理及基层员工
“技能1(Skill 1)” – 指企业所具备的独特竞争力和优势产品/服务,相当于军队拥有的兵器装备
“技能2(Skill 2)” – 指各岗位员工所具有的技术和能力
进一步对比解释一下:
- “共同价值观”与“主孰有道”
企业的“共同价值观”起到导向、约束、凝聚、激励及辐射作用,这与孙子所说“主孰有道”简直就是同一件事。 都是追求“人和”,使企业上下同心,拧成一股绳,向一个方向努力;
- “战略”与“天地孰得”
企业“战略”就是要认清并顺应行业及市场大势,配置好有限的资源,在选定的细分市场取得尽可能多的相对竞争优势,从而获得胜利。这与“天地孰得”所说的要顺应“天时”(战略大势,时机),处于“地利”(选择有利我方而不利于敌方的地形)也可以相互印证;
- “结构”+“人员1” 与“将孰有能”
我把“7S”里的“人员(Staff)”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,另一部分是中低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。这两种人员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有很大的不同。
企业需要设立怎样的组织结构,才能满足战略的需要,支持战略的实施?企业的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怎样的格局、眼光和领导力,才能带领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?孙子所说将领应该具备“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”五德是一个极好的参照;
- “制度”与“法令孰行”
企业的规章制度、运作流程、财务系统、绩效评估及晋升机制、信息系统等等,必须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确立并强化战略优势,从而达成战略目标。这与“法令孰行”所强调的法规军令得到彻底执行的指向一致;
- “技能1”与“兵众孰强”
7S中所说的“技能”其实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,其一,是企业作为整体,在市场竞争中所凭借的独特能力,以及具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,是敌无我有的“必杀技”。其二,是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应该具备的技能、熟练度和创造力。在这里我提及的是第一层面,即企业的技能和产品。
企业的技能和产品是否有独特竞争力,好比孙子所说的“兵器装备”是否比对方精良,即“兵众孰强”;
- “人员2”+“技能2” 与“士卒孰强”
这里的“人员2”指中低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,“技能2”指他们所应该具备的技能、熟练度和创造力。企业的战略再伟大,也必须通过一件件产品、一张张订单去实现,因此必须配备符合战略需要的员工队伍,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,激发他们的斗志。这也是“士卒孰强”所言的“训练有素以提高战斗力”的意思;
- “风格”与“赏罚孰明”
绩效评估是否公正公平,奖惩制度是否公正严明,激励机制是否充分有效,管理授权是否有章可循,这些有关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事项对于战略的实施极其重要。也与孙子所强调的“赏罚孰明”指向一致。
兵法至上,不战而屈人之兵 -- 《孙子兵法》—— 4 ——
诚然,“7S”即便与“五事七计”内容高度一致,但毕竟不会完全相同。我不清楚提出“7S”的两位美国学者是否读过《孙子兵法》而受到过启发,这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时间相差2500年,地域横跨太平洋,文化相隔东西方,人类顶级战略家所提出的模型竟然如此相似,说明有些道理是跨越时空的、超越文化的,借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思想发出的耀眼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