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甘岭战役中,中国人民志愿军歼灭敌军( )万余人(上甘岭战役连队)

公交号

一个人只有融入自己的事业中,融入革命的洪流里,才能彰显他的价值。反之,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,也都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光辉的前程。

这就像几十年前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,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的邱少云,黄继光他们的英勇献身,才能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。这些英雄的行列里,就有来自四川内江的蒋永德。

那么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,这蒋永德凭什么战绩能够获得志愿军的特等功?他在上甘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杰出表现?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蒋永德一个人歼敌近两百的英勇事迹。

抗美援朝立国之战

对于七十年前的这场战争,后来有着很多的评说。然而在当时的情形之下,中国的介入可谓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。

这一则是因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非常强烈,彼时中国要是不出手,不仅仅是北朝鲜将会覆灭,更是直接把战火引到鸭绿江边,这对于我国一心一意搞建设非常不利。

更为关键的是,中朝之间一千公里的边境线,要想在这样的防线上陈兵,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来说,可谓是两面夹击,防不胜防。

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这一情形,自然就会得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,而且要战则必胜,打出国威,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
然而对于中国参战,我国党内的意见却不统一,这并不是单纯的恐美症,而是因为我军与美军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,而是相差几乎是半个世纪。对于此,党内的疑虑重重也是比较能理解的。

后来彭老总在西北接到急电,火速进京,这才知道事情原来如此严重。尽管如此,彭老总还是提出这样的建议,既然是难免一战,那就是早早出击,大不了坛坛罐罐不要了,再上山打游击,反正这也是我们的老熟套。

彭老总一席话点醒梦中人,于是大家的意见得到统一。彭老总的意见得到大家的支持,因此上他这个志愿军司令员也就非常顺理成章。按照历史的轨迹,彭老总的志愿军司令部此时此刻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,因为所有的部队都是从各大军区抽调的,因此上队伍的衔接非常重要。

今天的荧屏上的雄赳赳跨过鸭绿江的画面看起来很是宏伟,殊不知在现实中的志愿军大多数是趁着夜色朦胧悄悄过江的,因为此时我军几乎没有制空权,条件非常简陋,环境非常险恶,真可谓是步步艰险,充满着变数。

更为麻烦的是,此时金日成的朝鲜军已经是七零八落,建制也就更谈不上,至于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仅仅是一句空话,在这样的外境作战的环境下,志愿军的处境可想而知。

孤胆英雄坚守阵地

毋庸置疑,在朝鲜战场,志愿军与美军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。在海陆空的后勤保障体系之下,美国大兵晚上可以住进棉质的帐篷里,睡在羽绒暖被里。而志愿军战士却只能龟缩在阵地自己的站位上,可谓是地当铺天为被。

至于吃饭的问题,美国大兵可以每天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晚餐,尽管不能有像样配套的西餐,但热腾腾米饭和半生不熟的牛排还是家常饭。然而反观志愿军却只能是一口炒饭一口雪,尽管是这样还不能保障一天一顿饭。

更何况,面对彼时朝鲜五十年一遇的极度寒冷的天气,志愿军的很多战士是从南方临时调来的,他们不仅没有厚实的帐篷,甚至还是一身单薄的春秋军装,很难抗御这种恶劣极端的气候。

有资料表明,在志愿军伤亡名单里,有一半以上的烈士们是死于这种缺衣少食的生存环境之中,并非死于战火。

在武器装备上,美国大兵更是与志愿军有着云泥之别。美国大兵的陆军装备很是齐整,轻重坦克和半自动冲锋枪是美国大兵的标配,而志愿军却只有极为原始的从解放战争中俘获的汉阳造步枪。

在海军配置上,美军有着七艘的航母,近200艘护卫舰,甚至于核潜艇。而志愿军在这方面可谓是一无所有。至于制空权,美军有着强大的空军支撑,这种空中打击幅度,不仅是在朝鲜战场,甚至可以覆盖整个鸭绿江沿线,甚至于延伸到中国的丹东腹地。

即便是这样,志愿军的战士们还是坚守在自己的战位,这种执着在上甘岭彰显的很是彪悍,更是叫美军百思不得其解,这其中就有志愿军92团的副班长蒋永德。

蒋永德是四川内江的一个贫苦的农民的孩子,他十九岁这一年参加解放军,第二年刚好赶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怀着一腔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,蒋永德跟随着大部队来到朝鲜战场,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。

尽管是贫苦人家的孩子,蒋永德来到朝鲜还是被这里的恶劣的环境所震惊,彼时的朝鲜可谓是满目疮痍,甚至是连一块安生的地方都难以找到。不过想想也是,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,整个朝鲜可以说是燃烧在战火之中。

后来凭借着不菲的战功,蒋永德成为一名副班长,带领着两位新战士奉命守卫537高地。其实蒋永德他们只知道537这个阵地代号,哪里想到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上甘岭坚守战的关键环节,而就是因为这个地方,成为不可一世的美军的滑铁卢。

1952年11月10日,蒋永德他们已经在537 高地坚守了整整一天两夜,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,其中一位战友不幸牺牲,只剩下蒋永德和另外一名新战士。

按照上级的规定,蒋永德他们应该坚守72小时,然而他们已经在这里坚守三天三夜,又与上级失去联系,于是蒋永德叫自己的战友给上级汇报,自己孤身一人坚守在537阵地。

就在这一期间,美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,此时的蒋永德完全可以撤退,因为按照命令他们已经完成任务。

然而蒋永德面对敌人的轮番进攻,发现敌人是想借助拿下537高地然后对上甘岭主峰发起围剿,这就叫他意识到537的重要性。

于是蒋永德不仅一个人打退了敌人的轮番进攻,更是配合主攻战场的战术行动,只身一人炸掉敌人的两个火力点,有效地减轻了主攻战场的压力,为上甘岭战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后来在打扫战场的时候,人们才发现,光是蒋永德一个人就端掉敌人两个碉堡,更是直接消灭了196个美国大兵。

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,蒋永德得到上级的嘉奖,荣立特等功一次,一等功两次,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亲自接见。

蒋永德退役后,回到宜宾的一家化肥厂上班,一直到退休,到91岁这一年,蒋永德患病住院,人们这才知道这位居然是志愿军的特等功臣。

小结

今天我们回顾抗美援朝战争,回顾蒋永德他们为了新中国所做出的贡献,再一次感悟到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,也正是这样的精神,鼓励着我们为华夏的再次腾飞而贡献我们的青春和汗水。
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公交号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