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益生产快速换模例子(加工数字化)

公交号

老话说得好,社会在发展,时代在进步,管理也在发展,即使需要两年出栏的猪,也被催肥技术搞得半年就到尽头;而处于发展激流中人也被迫往前跑,还包括哪些跑得太快,超低空飞行的人才;

烧脑三联问

烧脑的哲学三大问题:我从哪里来? 我是谁? 我到哪里去?困扰着每个人; 有时想想,大家都拼命地学习,到底为了什么?嫌弃自己命长,为了自己早点累死?为了社会的发展、人类文明?感觉都是有病,假如社会、文明突然明天发展到极致了,是不是我们就马上没有活的必要了?

休息一下,不学行不行?

发牢骚、想通了也没用,周边看看,大家都在学,不学你就没饭吃,没老婆、没孩子、相反死的可能更快一点;所以要多学一点,在老天给100岁的寿限中,尽量可能多靠近一点,但想超过它,就别做梦了,如果有那叫异常,需要剔除的;想明白,我们就开始进入主题

我是多面手

对于管理者一般有三个指标要求,团队、创新、技术;今天我们讨论的应该属于创新或技术一类;精益生产的:快速换膜,又叫: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; 简称:SMED; 实际上快速换膜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十位数换模(<10min)、个位数换模(3min-5min)、一触发换模(<3min);所以不要直接按照英文翻译为一分钟换模,有追求是美好的,但目标可以先现实一点,一点一点调整,才能让自己有信息获得快乐一点。

SMED创立人日本新乡重夫

SMED的作用

SMED是丰田的新乡重夫(防错防呆法也是)创立的,据说实现后一般可有50%以上的效率提升;在一些企业中,因为库存备料、每批数量大的原因掩盖了换模的时间消耗(实际这两个方法也是我们经常为了减少换模浪费时间的措施);

换个角度,换模就意味着停产,一个工序停了,相关的工序都会停,工序有多少人?每个人停产多长时间?;有人说,不会吧,现实中总有缓冲的。确实是这样,但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:在线库存,而且效率越高、产能越大,这个在线库存就必须越大吧;再想想精益的八大浪费、单件流的理念;所以怎么都是浪费,只有尽量缩缩短换模的停机时间才是正道。

还不懂,我也带大家算一笔账,也许你会才有感觉;就说一条产线,每天运转11小时,两班制,每个班6个人,设备节拍是60s, 工价:27元/小时,全厂共有类似产线20条;平均每个班需要停机切换一次,每次消耗30min;

效率损失:0.5/11*100%=4.54%

工价损失:0.5*27*6/(10.5*3600/60)=0.13元/PCS

金额损失:0.5*6*20*27*300=48.6万

算明白了,我继续往下看看。

SMED的实施

所有讲精益的都不会绕开精益的八大浪费、准时生产、自动化,而且一讲就有半天,这些在这个系列中的其他文章中有提到,网上文章也很多;今天我们只看SMED; 看看这个视频,F4方程式赛车换轮胎,精益的必备案例,看看一款赛车更换四个轮胎需要多长时间(<2秒),再想想如果自己汽车不慎爆胎了,更换需要多长时间。

F4方程式晒车=更换轮胎

看明白了,就什么都懂了;要有一个服务团队吧?要队员密切配合吧?更换前的准备、更换后的撤离等一套行云流水动作;最终保证这台时速300公里的更换车胎仅停了4秒;想想一下如果停了半个小时,可能比赛都结束了,速度越高停机的成本就越高。

再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重要客户需要一个样品让我们帮忙,但你、我的设备都正在量产,停机换模成本都很高;你给客户说需要12小时交付,我说1小时;你说1小时,我说10分钟;也许这次样品不值钱,但如果下次有一个值钱的订单来、或客户来急单了,会找你吗?给了你,他良心上也过不去吧。

所有项目都讲究一个流程或模板,但基本都差不多,不说又不行,简单、粗略看看:

第一步:现状分析

第二步:建立团队

第三部:工序时序分析

第四步:分析内、外作业

第五步:提出改善对策

第六步:实施对策

第七步:评估成果、标准化、推广

外换模与内换模的差异

做计划、写报告就按照上面这个做即可,实际上最关键的是第三、四部,其他是所有改善都是通用的;先了解几个概念:

精益的换模时间:从前一个最后一个产品生产出来,到下一个产品的第一个合格品产生的间隔时间

换模时间的组成:准备时间+换模时间+调整时间

一般换模的流程分布

我们一般换模的过程是停机、安装、调试;整个过程都处于停产状态,SMED的目的就是如何减少这个停机时间,尽快恢复生产。

SEMD最关键的就是分清楚内外换模时间、将内换模时间向外换模时间转化、优化两个时间;这三个概念是精髓,其他都是为了完善这个主题进行的。

内换模时间:必须停机才能动作的时间都是内换模时间;比如对位、拧紧等

外换模时间:所有的、可以不停机进行的动作消耗的时间都是外换模时间;比如工装、工具、配件等准备、模具对位、拧紧后的调整等时间

如果这样评估,一般的换模过程就可以变成如下状态:

将不需要停机操作的,都提前准备好

直接在停机状态下,组装调试、安装工装就是浪费

模具工装模块化,提前组装。调试,安装即用

SEMD实施中可以参考一下原则:

1. 准备充分:换模前准备好所有的逐步工作,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步骤就是打开门、装进去,关上门;其他问题都应该事先准备、处理好。

2. 并行作业:不管是哪个阶段,多人并行作业可以缩短更换时间;开门的开门、牵大象的牵大象,打开、塞进、啪的关上门;避免门开了,又要到处找大象。

3. 减少移动:据统计移动一步的时间是0.615秒,整个换模过程中尽量不要移动,要达到这个状态,只能是什么东西都准备好(有点3D5S的意思),且放到最方便的位置,便于取用;当然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与需要的东西放到一起,增减寻找、搬运时间。

4. 专用工具: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好的、专用的工具的作用就不用多少了,平时可以耍一点小聪明,搞一点专用工具,有利于提高作业速度。

5. 减少螺丝:拧一圈,再拧一圈,仅几个固定螺丝都让忙得不亦乐乎;尽量减少螺丝的使用,利用开槽、快速加钳、液压等机构,瞬间完成固定;如果必须用螺丝最次也用电动螺丝扭力扳手吧。

6. 自动切换:一键按下系统自动切换或不用切换,怎么做?记得车床上上的刀具,好像装了很多,需要哪个扳到哪个;我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案例,自己慢慢琢磨吧。

7. 流程标准化:谁先谁后,不矛盾的动作并行都有明确定义,每个人的分工明确清晰像F4赛车更换轮胎一样,一气呵成。

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复杂的事情简单化,都是能力的体现; 任务的目的相同,但过程可能不同,学习精益,要想网上说的:不忘初心,就能在观察中得到随时的启发,发现改善的火花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公交号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